标签归档:UE

看图说话090803

1、某围脖的注册页面截图聚合:
这张图是在Firefox下使用IE tab的一个截图。他们对Firefox的不友好导致我这种火狐党只能使用IE tab,于是就有了这个。
聊到新浪的产品就想再多说几句,
我在Twitter上说“也只有新浪才能想出这么天才的做法,邀请无数的小白鼠,一边测试一边更改,连首页也一块改”,这条推被回推了20次。
很明显新浪的产品一直都不是UED导向的,我倒是觉得他们始终以营销为导向的。他们善于贩卖他们的内容、产品。这种让大批的普通用户边测试边修改的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很高明的营销型开放式开发手段。某同学评论说“
多好啊,这么多人当PM,又专业又方便,还不用给银子”,可关键的问题是,他们是否会去修改?或者只是个噱头罢了。
麦田说,第一印象,围脖能火。我的回答是,在严格的自我审查和如秋风扫落叶般的干掉形如连岳等ID的情况下,能火……


PS:我这里有若干微博的邀请码,想做小白鼠的请在留下你的email地址我邮件给你,或者发邮件到kenth.zhu@gmail.com

2、豆瓣的这个验证码背景实在太唯美了,唯美到直接被我当成是广告忽略掉,点完发布才发现,我靠,提示验证码错误。
个人始终觉得验证码这个东西实际上是杀人八百,自损一千的玩意,迟早会被退出舞台。

3、自从新浪在博客的右上角搞了个折叠的随便逛逛功能之后,百度空间把这个功能发展了一下,在右上角搞了一块展开的狗皮膏药,于是右上角的博客标题被无情的贴上了…..
亲爱的各位同学,你知道怎么把百度空间右上角的狗皮膏药弄没吗?
反正我是被折磨了好久之后,有一次偶然发现的

看图说话090802

1、某电子商务社区的一个页面。在下面这个界面:
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界面吗?要找到登录按钮,你需要多久?如果你要发表一篇文章,会点哪个按钮?你能分清楚这6行文字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2、泛SNS类社区网站的加入“三步曲”,这种模式的设计突出了每一步的工作,且给用户的额外干扰最少。
来源网站:Bantam,一个团队协作型微SNS,适合小型的工作团队(在注册时可以选择加入的人数)发布status、Task、Even、Filet等,且支持twitter同步。可以实现简单的协作共享、团队流程协调等

3、某电子商务论坛与Twitter的个人信息设置项中个人信息输入框的对比。
论坛输入框只允许输入300个字符,但是输入框的高度却高的出奇,而Twiiter输入框允许输入160个字符,是所有设置项中可输入最多的,但是输入框的设计与Name等项一样,过低的高度是在暗示用户要尽可能少的介绍自己吗?
个人认为这2个输入框的设计都有碍体验,很容易造成用户的挫败感

4、某移动网站的登录与密码找回部分截图。
在巨幅广告的边角处好容易找到了登录菜单,11位的手机号就给了那么点的输入地方,为了广告,其实你大可以不要登录的!
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找回密码”的链接,这个太有高度了,不仔细看你绝对看不到。。。
得到一个随机验证码后返回,还是在这个界面,就一个数字码,输入在哪呢?那个广告的影响下,我确实没有找到在页面的正下方还有个输入验证码的地方,好吧,7次之后我知道输入在下面了。。。
之后呢?得到了一个提示“重置成功”的页面。页面没有任何可以点击的地方(图太大,点击这里查看),就连本来就很难找到的登录框也被另外一个所谓的快速通道取代掉了。。。。

5、Dropbox的邮件邀请流程。
点击邮件的链接系统会自动为你输入你的邮箱地址,你只需要输入你的用户名和一次输入密码就OK了。在对安全要求不是很严格且找回密码工作做的很棒的系统里有什么必要浪费用户的时间去重复输入2次密码呢?简洁才是王道!
同时Dropbox也是一个非常棒的在线存储网站,呃,不,不仅仅是在线存储这么简单!如果你也想体验一下,请猛击这里注册

看图说话090801

1、某网络电视的搜索无结果提示。显示有一个节目,节目在哪呢??难道一个链接到站外搜索的超链接也可以被当作是一个节目吗?太搞笑了吧

2、某商务IM在firefox下点击页面上的交谈按钮出现的跳转页。出现的前提是我已经在该网站登录了,且IM软件也在本地登录,但是仍然会弹出该页面;右上角已经明确标明我处在登录状态了(绝对不是cookies记录!)但是还是要求我继续登录(在安全状态下),这个太突兀了。
为什么要我再登录一次?有没有人告诉我标准登录与安全登录在逻辑上是什么关系?

3、某类软件在安装过程中的通病。更改安装位置的时候直接连附带要建立的文件夹都让用户自己去建立,于是你要返回去先新建一个文件夹然后再来安装一次;安装之后在开始程序里只加载一个快捷方式和几个广告的快捷方式;甚至在安装文件夹里都没有删除程序,于是你要打开控制面板在那里去找到这个软件的名称,把他删除掉。
既然你是要新建个文件夹的,我只想改变磁盘的位置而已,不用给我们这么多我不需要的主动权!


4、很多woedpress用户正在使用的某模板的底部。这是一个功能按钮点击可以回到页面的顶部。置顶这个词常用与BBS时代对于某一个帖子设置在板块的顶部一直显示。这里的这个置顶太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我猜测这是个脑残汉化的产物,其实在英文模板里这个地方叫做“Top”或“back to top”。

5、很多网站都在使用“踩”这个词来进行互动。不过有的时候用户会很疑惑,SNS里的“踩一脚”、视频网站等的“踩”是什么关系?同一个词为什么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在用户疑惑了很久之后优酷在这个按钮上增加了一个提示“没意思,把它踩下去”,用户的疑虑被打消了……

6、搞个图示版本的流程帮助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网站的潜规则。常见的方式是搞个流程图一样的东西指示1、2、3、4,看的多了难免视觉疲劳,同时也会让用户认为似乎没有什么帮助。于是,百度有啊对图示做了一点小动作,看,效果不一样了吧…….

笔记:产品设计十条原则

1、技术是很重要的,但用户体验更为重要,通常也更难做好。

2、工程师通常都不是好的用户体验设计师,他们喜欢考虑一个事情如何实施,但用户会考虑用起来怎么样。

3、用户体验设计包括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两部分。

4、产品的功能性和用户体验总是纠结在一起的。

5、为了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产品方案必须为目标用户量身打造。

6、在文档交付开发人员之前,我们要反复检验产品的可用性、合意性和可行性。

7、一个高度真实准确的原型体系是快捷测试产品可用性的保障。

8、“高保真”的原型体系是和整个产品团队布道用户体验的最有力的工具。

9、产品经理的工作就是用尽可能少的产品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对体验的渴望。

10、成功的产品就是为满足某需求不能继续被拆分的最小的功能的集合。

原文地址:http://www.svpg.com/blog/files/great_products_by_design.html

Ten Fundamental Rules For UED

1 More features isn’t better, it’s worse 更多的特性并不一定好,反而更糟糕
Feature overload is becoming a real issue. The last thing a customer wants is confusion-and what’s more confusing than compa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unless you are en expert? Only nerds get a kick out of reading feature lists. (I know – I’m one of them.)
过多的特性正在成为一个事实,用户最终就是混淆,而且,这比技术说明更令人混淆,除非你是一个专家?只有那些书呆子才会看明白那些特性列表.(我知道我并不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2 You can’t make things easier by adding to them 增加东西并不能使事情变得更简单
Simplicity means getting something done in a minimum number of simple steps. Practically anything could be simpler – but you don’t get there by adding features
简单意味着用最少的简单步骤来完成一件事,事实上,任何事情都可能很简单,但是通过增加特性你并不一定能完成
3 Confusion is the ultimate deal-breaker 让用户迷惑是毁掉业务的终级手段(不要在功能和表述上给用户造成混淆)
Confuse a customer, and you lose him. And nothing confuses more easily than complex features and unintuitive functionalities
使一个用户对产品产生迷惑,你就失去了一个用户,这将无济于事并且比复杂的特性和非直觉的功能更让人迷惑
4 Style matters 风格很关键
Despite what nerds may think, style isn’t fluff. On the grand scale of things, style is as important as features-if not more so. Style and elegance can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a good user experience. But style isn’t just looks, it’s a global approach. Fancy packaging isn’t enough
尽管那些书呆子可能认为,风格是没有价值的东西.重要的是,风格和特性一样重要,至少是这样的.对于一个好的用户体验来说,风格的典雅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模式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东西,它是一个全局的过程,华丽的包装是不够的
5 Only features that provide a good user experience will be used 只有在一项功能可以提升用户体验时才加上它
Why did the iPod catch on? Because it was so self-explanatory, and it remains the market leader in terms user experience. Sure, it may be excruciatingly difficult to make devices like digital media players or computers easy to use; but if a product is complex, intimidating or confusing, its chances for success are minimal
为什么iPod会流行?因为它是不需加以说明的,并且在用户体验中保留着市场领导地位.当然,使象数字媒体播放器或者计算机这样的设备能够简单的使用可能是很困难的,但是,如果一个产品很复杂,比较强迫的让人使用或者让人觉得迷惑,那它成功的机会是很小的
6 Any feature that requires learning will only be adopted by a small fraction of users 任何需要学习的功能都只会吸引一小部分用户
Learning new features, even the ones that a user might find interesting or intriguing, is a real issue: nobody has time. Getting consumers to upgrade and adopt new features is one of the biggest problems software publishers face these days
学习新的特性,即使用户会非常有兴趣或好奇,但是事实确是:没人有时间.使用户去升级并且使用新的特性是软件发行者目前面对的最大问题的其中一个
7 Unused features are not only useless, they can slow you down and diminish ease of use 无用的功能不止是无用,它会破坏易用性
Over time products become convoluted and increasingly complex to use. The frustration of not finding the one feature you need among a flurry of stuff you don’t need, want or even understand, can be considerable. (Ever heard of program called Word?)
过时的产品会使用户难以理解并且增加了使用的复杂性.在你不需要的,不想的或者甚至不理解的一大堆东西中不能找到你需要的一个功能性的挫败是值得考虑的.(是否曾经听说过程序被叫做单词?)
8 Users do not want to think about technology: what really counts is what it does for them 用户不会关心技术,他们只想知道产品能做什么
The best tool is the one you don’t notice. Why do you think pen and paper remain vastly popular for brainstorming? Because you don’t have to think about them. Pencils don’t crash.
最好的工具就是你并不注意的工具.为什么你会认为在智力爆发的时代笔和纸仍然非常流行,因为你根本不需要想起他们,铅笔不会垮台的.(就是好所用户不关注形式是什么,他们只关注最后的结果和功能能做什么)
9 Forget about the killer feature. Welcome to the age of the killer user-experience 忘掉关键功能,关注最重要的用户体验
When technology achieves something desirable without being in your face, when it know how to integrate itself into you wishes and desires without distracting from them, that’s when technology lives up to its potential. Unfortunately it’s not that simple to get there.

10 Less is difficult, that’s why less is more 简洁很难,因此少就是多
Let’s face it: it’s usually harder to do simple things exceedingly well, than to just pile up features. The 80/20 rule applies here too: do well what 80 percent of your users do all the time, and you create a good user experience
让我们来面对一下:比起只是堆积特性来说,通常很难将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得非常的好.80/20规则也应用在这里:始终做好你的用户所做的80%的事情,你将会产生一个很好的用户体验
PS:E文和我一样不好的童鞋请按Ctrl+A阅读!

来源:我也不知道。

人家想要了,你却阳痿了

以前住过一个小区,因为小区电梯年代有点久了,所以会经常出现故障。于是物业的人正经八百的在电梯里贴上“如遇故障,请拨打电话:1、2、3”一共放了3 个电话号码上去。
但是,电梯里的时候电话根本收不到信号。所以,每当被困的时候你除了大力用脚踹电梯门,大力呼救之外,其他的就是拿着你的那个电话,对着 那个告示玩手机游戏。
好久没上过百度hi,本来也不想去,但是抵不住他是不是就给你来封超级“体贴”的邮件提醒,于是上去看看。

看,多“温馨”的提示啊,那咱就进去吧。按照系统信息提示,通过好友的请求,结果发现。。。

妈的,信息都失效了,你还给我发邮件提醒我,诱骗我过来?你玩我呢?
那好吧,既然李彦宏加我了,就算是请求已过期了,我也给加回去。

哦,这个添加好友的设计是不是还可以再复杂一点呢?
———
这里,想到一个黄色笑话:
拥挤的公交车上,一色狼在一女的身后磨蹭了半天,那女的一直没反应,也不反抗。
眼见到站了,色狼欲下车。
此时,女的突然回头,抓住色狼的手说“妈的,摸了老娘半天,把老娘弄的想要了,你却要走!”
……

做产品也是这样。别爱抚了用户半天,结果,什么都没有了!

【摘】改进电子商务网站易用性的10个方法

今天消费者网络购物的支出越来越多,可是太多的网站并没有考虑到他们网站和订购流程的易用性,最终导致用户很快就放弃了他们的订购。 这里有10种可以提高你的电子商务网站易用性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最大可能的提高网站的转化率,将用户的”购物篮里的商品”转换为订单。
1. 用email来标识用户(登陆名)
你曾经在网上购物中,用过多少不同的用户名作为账号? 又用过多少不同的emai作为账号? 我敢打赌, 你不仅不同的Email用的很少 ,而且你会发现Email比用户名,更容易记忆。 大多数情况下,用email标识用户比用户名更好。 因为Email容易记忆,更标准,这意味着你不必担心去记忆哪些乱七八糟的字符。他们永远是独一无二的,永远不会像用户名那样出现重名。
2. 将下订单的过程划分成几个大步骤(让用户一次处理一个任务)
订购流程通常非常复杂,比较典型的场景可能包括: 用户输入一个配送地址, 选择配送方式, 选择输入支付方式, 最后确认自己的订单。 试图让用户在一个步骤里做完这些事会有问题, 因为用户要输入太多的信息了!
将这些步骤分解,让用户每次能处理一个步骤, 确保每个步骤需要思考和输入的信息相对较少。
举个例子,亚马逊(Amazon)将订购流程分解成以下步骤:
1. Login 登陆
2. Choose delivery address 选择配送方式
3. Choose delivery options 选择配送选项
4. Enter payment details 输入支付信息(如信用卡等)
5. Review and submit the order 核对并提交订单。
3. 告诉用户他们在哪儿,将要去那儿?(注: 关于网络用户迷失的位置感描述,请参考(Don’t make me think)一书)
在你的旅行中,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已经走了多远, 或者不知道自己还要走多远, 这难道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吗? 对用户来说, 当他们试图在线买点什么东西,如果他们不知道最终完成订购还需要多少步骤,他们会倍感挫折。 这就是为什么在订购过程中,告诉用户他在什么位置,而且还需要多少步骤, 是多么重要!
举个例子, Dixons显示当前预订步骤,下一步要去的步骤。 作为一种选择,你可以只是在预订步骤中简单的设定步骤号码就可以了,比如: 输入配送地址(步骤1).
4.不要让下订单过程不必要的复杂
令人惊奇的是, 有太多的电子商务网站把他们的订单流程搞的无比复杂,超过他们实际需要的。据个例子, 用户经常被要求按照月份输入他们的信用卡或者借记卡的有效日期(注: 这里意思是必须输入英文的日期,Jan, Feb, March之类的),而不是简单的01,02,03等等。 这就强制用户将他们卡片上显示的数字转换成单词,却无法直接输入数字。
作为产品设计人员,对每个订购步骤都要仔细考虑,以使其更简单。 举个例子,预订过程中,所有的输入框都必须用户输入吗?(注: 如果不是必须的,请尽量简化。) 。通过不断简化流线化订单流程,你可以将用户订购过程中的体验问题降低到最少。
5. 解决客人常见问题
在整个订购流程中,告诉用户通常会遇到的问题和疑问的解决办法是非常重要的。 举个例子,用户通常需要知道他订购的产品多久才能送到,或者当用户需要输入生日的时候,告诉他为什么要收集他的生日信息等等。
仔细走一遍预订流程并在每个步骤问问你自己: 用户可能会有什么疑问? 在屏幕上给予用户提示,并且提供一个超链接,连接到详细的帮助信息。
举个例子, Marks & Spencers向用户解释了他们为什么需要输入联系人电话。
6. 高亮必填项
再也没有比填写完一个订单后,却因为没有填写必填项,不得不返回重新填写更令人恼火的事情了。在填写一个订单中, 必须非常清楚标识出哪些项目是必填的,哪些是可选的。 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在必填项前加一个“*”。
dabs.com 这点做的非常好,可以参考。
7. 让订购流程更加灵活
通过让流程更加灵活, 用户不仅会感到更多的可控性, 而且也不太可能遇到关键性的问题。 据个例子, 一些电子商务网站,当用户输入地址的时候,自动帮助用户查找邮编。这对于哪些非正式的或者新的地址可能会有问题, 因为这种情况下不会为用户返回邮编。 这就意味着,用户不可能简单直接输入地址就可下订单(我自己就碰到好几次这种情况了)。
一个好的例子,CD WOW!的订购流程就非常灵活, 他们允许用户不用注册直接下订单。这就意味着那些对注册感到不适的用户,仍然可以下订单。
8. 让用户感到安全放心
很多消费者在线购买东西时,仍然不是100%放心。 他们常常担心提交了信用卡账号,却收不到货。因此努力去缓解用户的担忧,让用户感到放心是非常重要的。仔细考虑用户在订购过程中的每一步可能碰到的疑虑,并对这些疑虑进行说明。
例如Tesco 在他们的订购流程的支付步骤,向用户解释在Tesco购物是安全的。
9. 让用户下订单前再次确认
订购的最后一个步骤通常会让用户确认他们的订单。 用户可以看到订单的清单,包括他们需要支付多少钱,什么时候货送到。他们也可以取消或者提交此订单。最好不要拷贝亚马逊的” Amazon’s “1-click” ordering system“, 因为这样会让用户在没有检查和确认订单细节情况下,直接提交订单。比如配送地址和送货的费用等等。(注:处理配送地址错误的订单,或者因为配送费用导致退货的问题处理,成本非常高。)
在订单提交后,应该显示订单的最终确认信息, 以便让用户知道他的订单是否成功。 订单最终确认信息应该包括:
* The expected delivery date 期望的送货时间
* The order number 订单号
* How to track the order online (if this is possible) 如何在线跟踪订单状态(如果可能)
10. 订单成功后,发一个确认邮件。
一旦用户成功提交订单, 需要立刻给用户发送一个确认邮件。 依据Jakob Nielsen’s Alertbox, December 8, 2003, 一个确认邮件应该:
简明扼要
告诉用户他们想要的, 比如: 订单号。
应该象公司客服代表一样。
记住,在线解决问题比致电客服中心成本低得多。在线提示用户,比如告诉用户他订购的产品多久才能送到等等,将会大幅度减少客户服务的电话数量。
结论:
本文概述了改进电子商务网站的10个方法, 遵循这些原则不仅让你的电子商务网站更加可用,而且最终也更成功。 当然,通过这些原则,你只能走这么远(实践才是检验这里的唯一标准–译者注),这就是为什么进行可用性测试是每个电子商务网站重要部分的原因。 遵循可用性原则并让真实用户进行可用性测试,你会发现你的电子商务网站不仅仅可用,而且更加有效。

原文出处:Web credible
译文出处:译言

简单体验百付宝

前天,百度有啊在百度用户里挑选了一批进入有啊测试,有幸进去测试。大家可以去百度空间查查系统信息看有否(百度hi也会给系统提示)。今天完善了一下百付宝的用户信息,截几张图:

1、后发制人的表单提示。为什么在我点击保存的时候才提示我没有填写“支行名称”?同时,整个表单没有列出哪些是必填,哪些是选填。

2、贴心的复制和验证功能。对于姓名里的生僻字提供了复制粘贴功能,挺贴心。但是,有多少人连自己的名字都打不出来呢?同时,使用百付宝应该都是在个人电脑上,打不出自己的名字概率应该不大。
身份证号码的验证,应该是在杜绝乱填的测试帐号?

3、web版本的交流方式。我没有安装百度hi的客户端,点击“我的消息”弹出了百度hi的网页版。那么,问题是,这种聊天记录是否会作为日后处理纠纷的证据?阿里旺旺的网页版聊天记录是不能被作为证据的。

4、对百付宝进行的每一步操作,都会有邮件反馈。

PS:前天得到测试帐号进去的时候几个感觉:
1、有啊的LOGO做的很赞
2、对于不同类别的产品页面的颜色也不一样
3、搜索里有个“合并相同卖家”的功能,在帮助里找了一下,没有找到相关介绍,不知道这个功能是怎么回事?谁知道,介绍一下。

哥们,昵称别改的太绝了!

我主要用的IM工具有3个:QQMSNgtalk,加上新出的百度hi数目上看是4个。但是,我把MSN整合到gtalk了,同时,百度hi上基本现在还没有多少聊的起劲的朋友,所以,实质上看一共就2IM工具。


QQ
:因为企鹅的先天条件,已经垄断了我的大半个好友市场。基本上我的大学同学、老师、初中同学、家人、朋友都在QQ上,所以QQ也是我使用最频繁的IM工具。

MSN:部分没有被QQ箍死的同学、朋友;以及上班的同事基本上在MSN能找到。

Gtalk:嗯,都是熟悉和认识的人。

百度hi:刚刚新起,目前还是一片陌生人。
我的
QQ里,刚数了一下差不多有400人,但是,事实上我看了一下,我认识的人不足一半,数量最多的还是大学的同学,上线最多的也是这个组的。MSN+gtalk一共不到80人,基本上都是认识的。


前些日子有个活动,我需要用
IM工具通知所有的参与者。于是我开始翻开QQ分组里的LNTU组,开始找相关人员。当打开分组的时候我傻了,因为,基本上,大家都改过昵称了,除了常聊的我能知道是who之外,其他的,基本上我都不知道是谁了,加上那些在我好友里,但是,一句话没有和我说过的人…….崩溃了,我不得不凭他们写的资料来看谁是谁,实在不能确定的还要通过聊天记录来看。


但是之前我机器大补过,很多记录遗失了,而且现在似乎很流行资料空白化、头像非本人化、个性签名脑残化、详细资料扯淡化、
QQ空间火星化…….折腾了一圈大约还有18人还是无法辨认。今天终于受不了了,开始逐一的给QQ联系人备份,足足花了近1个半小时才把QQ里所有的人备份一遍。


我一直不想着去备注我的
QQ联系人,有安全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喜好。

1QQ的安全性太低了,指不定那天QQ就被人撬了,于是,他可以轻松的通过你的备注给你家人发信息,后果是相当严重的。所以,即使这次备份我也没有把我家人的QQ备注出来。


2
、备注联系人之后,聊天记录里的显示全部是真实姓名的记录,隐私度大大的降低了,而且QQ的聊天记录如果没有设置的话是不加密的,于是乎,太可怕了。不过现在好像能设置成不显示备注昵称了,这个看着还不错。


3
、有的时候我自己备注完了之后再搜索的话我有可能忘记了我怎么备注他的了,这样的话搜索都搜不到了,那不更郁闷。所以,这次我一律备注全名。而且备注之后和显示这帮家伙的千奇百怪的昵称相比,还是显示他们的昵称比较有意思。


但是,
MSN就不同了,基本上不存在备注的问题,邮件地址相对于QQ的数字ID而言要稳定的多而且更容易被联想记出。至今还没有看见我MSN里的联系人有多少说自己的邮箱丢了的,倒是QQ里每天都能收到因为丢了QQ所以换QQ的消息。这样一来基本上他们的地址都是固定的,邮箱ID也都是和他们的真实姓名相关联的,找起来比数字ID还是方便了很多。所以我不用担心MSN里的联系人修改昵称的问题,当然,如果人数再多的话就不一定了。但是,如果他们不随意更换自己的邮件地址的话相对于冷冰冰的数字ID应该找起来也不麻烦。


那么,现在有这么几个问题:

1数字ID相对于email以及百度的杂乱ID,哪个更容易被接受?事实上又是哪个更方便使用?我的答案是email!现在QQ已经推出了邮箱绑定和邮箱登陆功能,百度hi也已经推出了邮箱功能,这样看来不久之后我似乎可以考虑用一个邮箱登陆4IM了,实际上我现在就是1个邮箱登陆了MSNgtalk的。


2
如果所有的IM都互联互通,那会怎么样?如果IM最后发展到都可以用邮箱登陆了,那么是否相当于一个邮箱就是所有的IM了?如果有人能够开发出一个整个所有IM的客户端那么结果会是怎么样?之前的我们看见MYIM做过,但是不久倒闭了; pidgin一直在做这个;貌似好像最近又出了一个新的客户端也是在整合这个。不过,QQ这个垄断了我们大部分好友的家伙如果不松口估计没什么戏,我们都不得不承认离开QQ我们确实少了很多朋友。


3
、如果不能实现互通,能否让所有的IM软件有一个统一的聊天记录保存方法?QQ是直接在安装目录生成一个QQ号码的文件;MSN、百度hi可以自己选择目录;gtalk很帅气直接放在邮箱里了。不过,之前放出的QQ2009已经把目录放在了CMYdoc里了,MSN和百度hi如果不注意设置会在机器被黑之后丢失所有的聊天记录。如果所有的IM都可以通过用户的选择把聊天记录放在一样文件夹里,那应该就很爽了。


最后,希望大家昵称改的不要太考验我的智商了,至少保留一个能让我联想到你是谁的信号吧!不然我要请你吃饭都找不到你,那你不是亏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