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沟通

我要的是葫芦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文章讲述了一个人一心想要心爱的小葫芦长大,认为叶子上的蚜虫与葫芦毫无关联,毫不在乎。最终葫芦被蚜虫蛀了,他的愿望也落空了。

标题里用这个,想要说的事情是,我们要真正的理解目的,才能做出来合适的方案。用比较不人话的话来说,不要站在问题本身看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好问题。

最近,我跟小伙伴们讨论一个需求,我表达了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因,然后给出了一个我心目中的方案。

接收到需求的小伙伴拿着我的目的和方案走了,在跟团队其他小伙伴讨论的时候发现,我的方案有瑕疵,实际无法执行,于是,他们又来找我。

这一次,我们讨论的不是「我要这么做的原因」,而是「我的方案」。于是,我们就探讨了半天,实际证明,我的方案确实是有瑕疵的,不能执行的。

搞了半天,我忽然想起来,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来探讨我的方案呢?我其实只是想要那个目的啊,我其实并不是很在乎是不是用我的方案去做了。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方案,那是更好的事情啊。

几个人在一起,复盘了这个事情,不由得觉得好玩。然后我们的一个小伙伴总结了一下关于这个事情的感悟,如下图:

我要的是葫芦.pic
这个事情之后,我做了一下反思,反思我在接收老板的需求的时候,和我作为老板向小伙伴们发出需求的时候,分别是怎样的遭遇。

首先,我们在发出一个需求的时候,都是会描述一个「我们想要的结果」,或者叫做「我们为什么这么做的目的」。为了让我们发出的这个需求看上去不是那么扯淡,我们常常都会附上一个「我们心目中的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一方面是一种佐证,证明我们的想法是合理的,一方面也是一个指导,给出了一个大概的实现步骤。

然后,我们大概会遇到3个结果:

1、完全不能理解「我们为什么这么做」,但是,老板交待了事情,我们必须得做,就依着自己的性子,搞了一个方案出来。

不理解为什么,不参考指导方案,只盯着要的那个具象的东西,结果就是一塌糊涂。

2,能理解「我们为什么这么做」,但是,不能理解给出的指导方案的目的是什么,就完全照着指导方案去执行了。

这种是最常见的,这种是号称执行力强的做法。我理解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也给了个方案,我要做的事情就是,二话不说,崛起屁股就干,我完全听你的。

这种强执行力的玩法,需要下发需求的人把事情想的足够明白指导方案给的足够正确,同时,实现路径也足够单一才可以。稍微复杂一点的业务,复杂点的事情,这种状态就会经常出现,我很努力,但是,我好像做的始终不是那么回事。

3,完全理解「我们为什么这么做」,明白指导方案与为什么这么做的关系。

这种是最牛逼的配合,你要的是葫芦,但是,我要帮你除草抓虫,因为,即使你知道种个葫芦很不容易,你也不会知道种个葫芦如此之不容易。

当然,就像我的小伙伴说的,不同类型的老板风格不一样。不过,我愿意善意的揣测说,其实,绝大部分老板是这样,他们想要的是葫芦,他们也知道种葫芦很不容易,他们给了你葫芦籽和种子,至于怎么种葫芦,你可以随意发挥,他们不会去干预,只要你能把葫芦搞出来。

其实,我们延展来看,这个案例,就是我们常说的「需求分析」了。如果我们把「老板」当成是一个用户,我们应该首先通过老板提的要求,去分析他真正的需求,理解了他真正的需求,再去思考怎么解决他的需求。

用户所有的需求都是这样的,我要的是葫芦,反正我要的是葫芦。

之前给新人做分享的时候,我经常会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做需求分析及沟通:

– 客人:服务员,给我来杯水

– 服务员拿来一杯热水

– 客人:我靠,这个水怎么这么烫啊!

– 服务员: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给你换一杯

– 服务员去换了一杯温水来

– 客人拿起温水给自己的女朋友洗了个手

怎么做沟通,怎么做分析,这个故事你看得懂,就可以了。

— 题外话

每当看到我的团队里,有小伙伴有类似的总结与复盘感悟,我都觉得很有成就感。

我最近在思考,到底我们需要怎么样的成就感?或许在不同的阶段,对成就感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当我把我自己放在这个团队里的时候,我想,我需要的是让自己有成就感,让小伙伴有成就感,就是这样。

同时,从私心上讲,我又是很希望我的团队能学会独立思辩、勤于复盘、直接的表达,这些是我的价值观与做事方式,也是我认为一个好的产品应该具备的素质,我希望我能黑化他们。

江湖路漫漫,总希望能有志同道合或者臭味相投的人一起前行,大概就是这么个执念吧。

不知道是好是坏,管他呢!

向上管理与纵向能力

周末的时候,在IXDC的大会上,百度的刘总监秀了一下他的PPT和下限。

因为之前做过UCDchina的线下书友会,同时也在百度工作过,之前认识的设计圈的朋友就把现场还有一些评论转给了我。

看到这个消息,最让我无法接受的不是他的PPT做的多差,他讲的黄段子多么失败,因为,你们知道的,我是一个不会做PPT的人,也是最恨PPT的人,我也是一个最爱讲黄段子的人。我所无法接受的在于,他在消费这些产品设计师、产品经理的外表。

如同知乎上马力的回答,「对于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专业领域的认可才是对他/她们真正的赞赏与尊重,而非消费他/她们的外表。动辄美女设计师、美女PM,为何不能关注她们作品/产品的美?对于颜值的突出,本来就会导致不公平,特别是在女性之间。」

我本以为这件事情到此就结束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大哥居然完全没认为这是个问题,在朋友圈里继续秀下限,认为自己是在做营销,进而推广自己的新产品。

且不说这样的表演是如此拙劣,这已经不是一个表演的问题,这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问题了。这是多么龌龊的品质,多么恶心的价值观,多么无耻的行为啊!!!

我把别人发给我的,他在朋友圈的言论发到了微博上,于是,很多人转发这条微博。但是,有一些朋友也找到我,表达2个意思,一是要让我删除微博,说我作为一个百度的前员工,这样的公开爆前公司的丑闻很不合适;二是认为我的做法是一种对错误的不包容,是不合理的,是在趁火打劫,是在制造麻烦,认为我应该道歉。

我很平静的接受了这些建议,并且做出了一个也平静的决定,对不起,我不会道歉。我也不会为我的行为感到不合适,同时,我也不认为我对不起我的前公司百度。

1,我们愿意谈公平,我们觉得我们把犯错的人爆出来,我们把滥竽充数的人爆出来是对这些人的不公平。

我想说的事情是,我们讲公平、讲尊重,都应该是双向的。我们把滥竽充数的人爆出来,他们收到了惩罚,我们认为是对他们的不包容和不公平,那么,请问,对那些勤勤恳恳的工作,认真努力的做事的人,难道不是更大的不公平吗?

2,我们也愿意谈爱岗敬业,爱企业如家,我们要呵护他。

我想说的事情是,什么东西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变一个人,一个组织呢?是痛苦。有多痛,就能有多大的改变,问题暴露的有多充分,就能有多大的改进提升。

我挺同意大辉之前的说法,「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力强的员工容易离职,因为他们对公司内愚蠢的行为的容忍度不高,他们也容易找到好工作;能力差的员工倾向于留着不走,他们也不太好找工作,年头久了,他们就变中高层了。 这种现象叫做死海效应:好员工像死海的水一样蒸发掉,然后死海盐度就变得很高,正常生物不容易存活。」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特别愿意劝人离职,尤其是劝那些在我看来才华横溢的人,不要在一个平庸的公司里待着,很多平庸是无法改变的!

3,我跟几个在这个行业里做的比较久的人闲聊这个事情,更多的其实是同情和自省。

一个职业,不管是设计师、产品经理、运营、市场,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最终决定了一个人能在这个职业里走多远呢?其实是他的横向能力的扩展。

我们常常说「T型」能力,专业能力决定了深度,横向能力决定了广度。那些横向能力发展很好的人,一定能在这个职业上走的越来越远,自己的发展也越来越好。

我们会说,这个人能力这么差,他是怎么做到总监的职位的,而且还做了这么久?我不怀好意的揣测一下,我想,应该是「向上管理」能力特别好。

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向上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他直接决定了你的老板对你的看法,你的老板的老板对你的看法与认可。

但是,作为一个管理者,需要的不能只有向上管理,还应该有向下管理,就是你对员工对你的认可,更应该懂业务,不懂业务的管理,完全就是瞎指挥,看不到全局,不能系统的去思考问题,下面的人肯定是一团糟。

我们看国内最早的一批优秀的互联网设计师们,他们都是在横向能力建设上非常棒的人。这里就不点名了,有广告嫌疑。但是,我们仔细去看,他们在横向能力的建设上,已经让自己成为设计领域的佼佼者、优秀的产品经理、优秀的CEO了,这是才是非常了不起的。

同时,我也在很深刻的反思与假设,在我作为一个管理层的时候,我会变成这样吗?我应该如何好的做一个管理层呢?

4,我在移动饭醉团里说,当我看到这个事件的时候,除了揭发,我更多的其实在思考2个问题,一个是职业的发展,上面第3点我说过了,一个是如果未来我管理我自己的公司,我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这是一个我目前还没有很好的答案的问题。但是,我最近有另外一个非常大的变化,我开始真心实地的认为,马云之前吹的那些牛逼,讲的那些看上去很虚的东西是对的。这个东西,就是文化和价值观。只有文化和价值观才能让一个公司保持持久的战斗力。

这种价值观不是贴在墙上的标语,不是类似我们看到的街头大条幅挂着的「北京精神」,那不是价值观,那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表达。

5,我并不关心这个总监的老婆,和她的专业能力,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八卦这件事情。

产品经理从来就没有专业出身的,没人说模特就不能做产品经理,我们最崇敬的产品经理俞军之前好像也不是专业出身的吧。

看问题本身就好了,没必要扩大。看到问题,不站在问题本身看问题,才能看清楚问题,看清楚问题的目的不仅仅是看清楚,而是,对自己有什么警醒。

这就是我对这件事情完整的看法和想法,就此打住吧。更多的去想一想自己的未来,更多的去思考应该以怎样的价值观工作,更多的去凭本事挣钱。

没脑子的人才会问「在吗?」

上网多年,在网上跟人交流多年,最不能忍受的事情,始终没变,那就是,总有人会在各种IM里问你,「在吗?」

而且,往往会是这样的:

10:00,他在微信里问你,在吗?

10:20,你忙完了,你在微信里回复他,我在了,什么事情?

10:40,他又在微信里问你一遍,在吗?

每次遇到这样的人,我都会在内心里给他打上一个巨大的标签,没脑子!

如果我们用电话跟人沟通,只有他接通了你的电话,你才能和他建立信息的传输,电话沟通的流程是先开门再搬东西;

但是,如果我们用IM来沟通,我们并不需要他主动「接通」,因为他和你的信息通道始终都是开放的,你随时可以传递信息给他,IM沟通的流程是门一直开着的,你可以随时搬东西。(如果他拉黑了你,或者说他需要你先是他的好友,那另当别论)

从这2种不同的信息传递机制上看,我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那么没脑子的要在IM上问,在吗?

或者,你会说,他是很着急的要得到你的反馈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拆开几种情况看:

1,他除了有我的IM,还有我的电话

根据信息实时反馈的强度排序,最强的是当面沟通,其次是电话沟通,其次是IM沟通,再次是邮件沟通。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人,要及时得到信息反馈,应该是遵循上面的原则。

2,他只有我的IM,没有其他方式

他问在吗 ——>我没有及时回复——>我看到这条信息——>我回复什么事情?——>他开始描述他要跟我沟通的事情——>我回复我的想法。

从流程交互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问「在吗」是一种超级低效的沟通方式。不客气点说,完全是在浪费带宽资源。

我们从流程设计的角度来对这个流程做一些改进,怎样才是最高效的呢?

他直接描述要跟我沟通的事情——>我没有及时回复——>我看到这条信息——>我直接回复我的想法。

我们也可以从信息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仔细回味,实际上「在吗?」是一个信息价值含量几乎为零的信息。「在吗?」只是表达了一种我想和你聊天的想法,而对面那个人,面对这样信息,或许只能弱弱的回复一个一样浪费带宽的信息,「什么事情?」

稍微多扯一句,有挺多做产品经理培训的朋友邀请我去给新人产品经理们做一些培训指导,我都没有应承下来,主要是我不知道给他们讲什么。很多方法论上的东西,讲了没什么用,因为他们无法真正的运用起来;很多技法的东西,在不同的产品上,应用的场景完全不一样。

于是,我常常在想,新人产品经理们学那么多的怎么做产品的技法是否有用呢?实际上,我是一直不太赞成给新人产品经理们灌输做产品的技法的,我倒是觉得,所有的产品经理都应该先学最基础的一门产品课,那就是,如何展开有效的沟通。

建立有效的沟通、结构化思考、系统性思维、思辩的意识,这些才是产品经理们真正需要的,是能支撑大家走的更远的能力。

好吧,扯远了,说回来这个没脑子的「在吗?」

当然,我必须要补充一下,我上面说的情况,在商务社交场合是完全适用的。但是,在其他的聊天场合也许并不适用,比如,两个人在相互撩菜勾搭,这个时候可能会不一样了。若干年前,王小波说,「李银河,你好哇」,现在看,真的是最简短有趣且没什么信息含量的情话了。

可是,造孽啊,你们都不是在跟我撩菜谈情啊,你们没事儿给我发个「kent,在吗?」是想弄哪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