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喜欢柴静,更直白点说,我很敬佩她。
上一次写柴静,是读完她的《看见》。一本好书,跟一款好的产品类似,要有一种“代入”的力量。能够让用户跟着你设定的逻辑一路走下去,一种心无旁骛的沉静。每个章节,每个功能模块,都如同空气,似有如无,但是又让人欲罢不能。平淡无奇的呈现反而最有杀伤力,柴姑娘的《看见》就是这样,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沉浸了1年之后,柴姑娘推出了一个长达103分钟的演讲视频,说了一个在中国非常严重同时又非常敏感的话题,雾霾。
这个视频,我认认真真的看了2遍,真的是2遍,很平静的看了。
我的第一个感觉是佩服。我读书少,这个视频,是第一个如此清晰通俗深刻有条理的给我普及了雾霾知识的视频。
我的第二个感觉是大胆,居然如此的直白,还略带调侃的。这会不会触碰到某些敏感的神经了?
我的第三个感觉是一场异常巨大的撕逼大战要开始了。一些老生常谈的民族劣根性话题,阴谋论性话题又要开始了。
睡了一觉醒来,翻了翻朋友圈和Twitter,感觉真的是很有意思了。
有的人说,柴静是个了不起的斗士,我们只是瞎嚷嚷,人家认认真真的真去干了,去唤醒了民众。
有的人赶紧说,你太乃伊了。她一个辞职的记者,哪里来的采访权,凭什么能够采访到哪些达官贵人。这么浩大的记录,这么精美的视频,她一个人怎么能实现。她的背后一定有人,她只是个棋子好吗。
于是,这辆派吵得不可开交。
有的人说,柴静是个伟大的母亲,为了孩子付出了这么多。
有的人赶紧说,屁!她就是个绿茶婊。我永远不相信一个把孩子生在美国的女人,一个从CCAV出来的人能做什么对人民有利的事情。我连片子都没看就知道她要说什么,无非是让我们少开车什么的。
(柴静的孩子是否生在美国,我不知道,这里只是摘录)
于是,这辆派吵得不可开交。
有的人说,柴静才是真正的调查记者,真正的自媒体,你们那些所谓的自媒体都歇菜吧!
有的人赶紧说,这视频选在两会的前夕放出来,还通过人民网首发,各大网站都头条推荐,在政治审查如此严苛的国度,很明显背后有一盘很大的棋。你看,你看,环保部长被撤职了吧!
于是,这辆派也吵得不可开交。
103分钟的片子,抒情15分钟左右,更核心的那些介绍什么是雾霾,雾霾哪里来,别的国家如何治理雾霾的与情怀和情绪都没关系的事实性的东西,全然无人关心。
之前知乎有个问题,「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讨论产品经理的话题呢?」我说,如果你注意观察,你会发现,每年的高考,大家最喜欢讨论的话题是高考的作文命题。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谈论高考作文命题呢?因为高数的题目,英语的题目,你们也不会啊!作文命题,有什么门槛,识几个字的中国人都能说上2句的。
一样的道理。谈情怀,论居心,讲出发点这些事情,完全没有门槛,谁都可以说上两句。我们来谈谈雾霾到底是不是这个,雾霾到底是不是这样产生的,雾霾到底该不该这么治理?
至少,我答不上来。
我答不上来这个,她去做了。大家都在谈论她,如果我也跟大家一样按照她说的做,我好像很没有主见耶。不行,我得显得跟大家不一样,我要「独立思考」,我答不上来这些问题,但是我可以「独立思考」一下她的动机和手段吧。嗯,好,就这么干了!于是,一大堆观点出来了。
我们都生活在穹顶之下,大家也都有表达的权利,你可以说你的怀疑,你的揣测,这完全没错。
换个角度看,如果柴静的视频放完,大家一股脑的都举手赞成,点赞,然后该开车的继续开车,该违规的继续违规,那将是更加悲哀的结果。
视频看完,有质疑,有探讨,才能把这个话题深入下去,引发更多的讨论出来,这是好的方向与方式。
不过,现在不是这样了,大家在质疑,但是完全偏了啊有木有!!!
我们其实真的不怎么缺乏「独立思考」了,但是,思考的重点是错误的。退一万步讲,她背后有人支撑,她使用了相当的演讲技巧,她是从她孩子出发来做的这个事情,有能如何呢?
论心不论迹,论迹家贫无孝子;论迹不论心,论心古今无完人。
柴静的视频就是这样的嘛,你管她动机如何背后有没有人授意是不是剑指中石油,她拍出来了传出来了,引发的思考,潜移默化的效果谁能说得清。
我们似乎不缺少「独立思考」,但是,我们太缺乏「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前提是我们看待一个事物有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观点,我们需要平和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先扣帽子定调子,然后再互相诋毁。
我们就这么互相诋毁着,偏离了事情的核心,最终沦为一场盛大的全民撕逼。
但即使是这样,我还是很希望大家在撕逼之后,能再想想柴静的3个问题
雾霾到底是什么?
雾霾是怎么来的?
该如何治理雾霾?
这确实是比撕逼更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