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文案

「不啰嗦」和「说清楚」

先看看日常生活里的例子:

小卖部挂着一个牌子说:本店有新鲜羊肉出售,10块钱3斤。其实,只需要说,「新鲜羊肉,10块钱3斤」就足够了。

饭店门口经常出现的招聘信息:本店诚聘业务人员,男女不限,吃苦耐劳优先,有意者请联系,电话:13800138000。这里的’有意者请联系’是不需要的。

卖水果的叫卖到,「新鲜苹果,又大又甜 ,不甜不要钱」,通俗易懂、卖点明确。

我的朋友keith说,「一个写不好文案的产品经理,就像一个瘸了腿的武士」。

现实中看,能写好文案的产品经理确实是少之又少。文案的几个层次,把事情说清楚、不啰嗦、传递情感。大多数产品经理倒在把事情说清楚这里了。

把事情说清楚,第一看用户所处的场景,其次看语境。

互联网产品里随处可见的「确定」按钮是产品经理最偷懒的表现之一,这些按钮的名字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扩展的。我写完一篇文章,那个提交的按钮如果是「发布」或者「预览」会不会更清楚些?我修改了我的个人资料,那个确定按钮如果是「更新资料」会不会更清晰一点?

另一个表现就是随意造词或者搬词到产品里来做表述,在我的wordpress后台,「仪表盘」这个汉化的翻译我一直很困惑,这到底是个啥?

当然,近年来,有另外一个趋势是用图标代替文案提示了,比如用手机的图标告诉用户这里是写手机号的。这算是一种进步了,图标可以传达出这个要素的内容,也让页面更美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页面元素都可以同图标代替的。图标的表现方式只适用于大家都能理解的元素,并且图标并不利于扩展。

所有的文案都应该有特定的语境,结合特定的语境,有些文字是可以省略的。

比如上面的例子,你的门口挂的牌子,绝大多数的时候都应该是你的店里卖的东西,「本店有售」是一个不必要的累赘;而如果对方无意联系的话也不会没事儿拨打你的电话跟你扯淡。

啰嗦的文案很招人烦,同时也会让文案没有重点,浪费用户的时间。

如果一个人正在开车,你发了一段很长的文案出来,他哪里有时间看?在《汉武大帝》里,霍去病建议汉武帝给军士的诏书要越短越好,越通俗越好,士兵将士都是大老粗,哪里看得懂那些文绉绉的词汇。士兵们最在乎的是什么?皇帝奖赏我还是惩罚我,奖赏了我什么,惩罚了我什么,其他的修饰词汇他才懒的在乎。

同样的,在大多数产品,尤其是工具性产品里,用户在乎的就是你告诉他结果和该如何操作,其他的事情,不是他关注的对象啊。简单粗暴,直接明确才是最为重要的部分。

在移动产品上,如果要发布相对较长的文案内容,尽量用短句,一定要注意分行,先说结论,然后再做解释。

在短信通知上,尽量把突出的信息放在前面。比如一个短信验证码的内容,要保证验证码在系统消息栏直接展示出来,用户的操作场景是点击了「获取验证码」按钮之后,在那个界面等待输入呢,抬眼看到系统消息栏有内容了,记下来验证码,直接就在输入框输入了,这样的效率才是最高的。

用更少的元素直接告知用户结果,不需要用户自己去计算

不啰嗦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如果一个元素就可以让用户锚定一个信息的话,就不要用两个,两个信息,看似可以让用户更多的对比与了解,但实际上是增加了用户的认知成本,用户需要的是你直接告知他结果。

上周的时候,我跟同事探讨了一个设计。在产品上,我们需要通过一个元素来告知用户,给他服务的人什么时候可以到达。在产品上,使用了「距离」和「到达时间」2个元素。

我认为,2个元素太多了,不直接;我们应该用一个元素,给用户明确的预期就好了。所以,我选择只展示时间就好了。

同事反驳说,我们的时间计算的不准,所以我们用2个元素来同时让用户锚定。但是,再深入看,时间是根据距离计算出来的,距离并不是直线距离,是系统计算出来的路径距离。

那么,从结果上看,这2个元素是关联的,如果系统不准确,2个都不准确,放2个不准确的元素,更没有意义;同时,从用户的认知上看,时间是最直观的,其次是距离。如果时间的计算没有路径距离准确,我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只显示距离了。(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技术的限制,产品做了妥协)

传递情感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文案功底,一般出现在类似宣传页上,核心目的是引起用户的共鸣,下载或者使用或者传播你的产品。我曾经在内部做了个比喻,产品的页面分为几类、引诱用户下载的、引诱用户下单的、引诱用户传播的,不同的类型下,文案的方式不一样,但是背后的核心都是要找到引发用户共鸣的那个最直接突出的要素。

文案的练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的经验有这样几个:

  • 坚持写作,写日记、写博客、写邮件;
  • 公开演讲,向其他角色介绍你的产品方案、团队内部分享;
  • 读书,读世界文明的法律文件、读调查报告

那些扯淡的Checkin文案

下面的案例来自一堆所谓的LBS产品的核心展示(checkin)文案:

1、5gtalk,我在[北环中心”http://URL”]Check- in(踩点)了
2、我刚在 (@ 咱家人东北菜(总店))踩了一脚 http://URL
3、在家,阳台对面就是职工公寓。 我在城建四公司职工公寓(双清路14号)http://URL
4、咔呜咔(XX团昵称)刚刚使用XX团iPhone版在 卫星大厦签到. (2010-04-22 14:11:51)
5、我刚得到了’初来乍到’ http://URL  # 网站#
…….
最后列出2个来自Twitter搜索到的:I’m at 夜时尚台球俱乐部 (小营路9号, 北京). http://URL  ;西贡还不错的club名字很适合我 (@ gossip club) http://URL

注:以上文案皆搜索自新浪微博,其中地址信息我以“URL”替代、网站名称以“网站”代替….更多你觉得好玩的关于这个checkin的文案,欢迎补充。

关于foursquare的事情最近爆火,我对这个方面说实话一点研究都没有,但是不断有朋友的消息在我的微博和twitter上浮现,看着这些文案有的时候我笑喷了,更多的时候像吃了口苍蝇!

首先,foursquare的checkin是表示一种状态还是一种动作?哪一个的价值相对更高?作为网站引导用户在某个地方“踩一脚”、“露个头”、“插个旗”、“点个卯”、“冒个泡”、“踩点”、…有什么样的意义?价值何在?
在SNS的范畴里很早的时候有个应用很火,叫做“踩一脚”。从踩空间到踩日志到“逗TA一下”的打招呼等等,这种低成本的用户互动在早期的时候曾经有效的拉动了社区用户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移动社区中这个是否适用?我持怀疑态度,而且从产品长期发展上看,这是有害无益的,大量的垃圾信息会充斥整个社区。而移动社区最垃圾信息的过滤能力要远小于PC端的社区。

其次,很多人把foursquare直接当作一个SNS来玩来设计。我觉得这是个错误的想法,foursquare只是从SNS中衍生出来的一个应用。从笨重的SNS中剥离出来的东西必须是轻的,易于操作的且不能产生信息干扰的。
以上的文案信息压根没有任何可读性,试问这样的信息展示如何能产生什么价值?

第三,Checkin这个动作一般都是在用户“业余时间”完成的,多数情况下是在点菜间隙,等人中或者某个事情发生的业余时间完成。也就意味着,这个交互动作的完成必须要快!快速完成,快速反馈

最后,改进方案
我觉得checkin这个模块可以分成这么几类来设计:
1、直接了当,让部分用户最迅速的标记一下自己的状态:我在XX地方。这里,必须要让用户在最快的时间最迅速的完成这个动作,千万不要让@Liuyaping 这样的同学再出现杯具。
2、状态标准化,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对某些常用的场所设置快速checkin方式。如某些饭馆类的地点就可以内置“在吃饭”这里的快捷短语,手机上打字很累的。
3、状态娱乐化,整天死板的我冒头我踩点有毛用?这样的信息如何能引起非移动端好友的兴趣?checkin一定要这么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吗?
4、用户自定义化,这个基本大家都有这个想法了,不赘叙。不过请注意,当用户自定义的时候请在系统中跟你默认的语言进行下匹配,OK?
5、大家说呢?

我看好foursquare这个模式,但是我觉得更有戏的事情不是跟社区结合起来做,而是跟电子商务结合起来做,这会是一个很好玩的社会化电子商务模式。因为有隐私问题的存在许多地方你不会去checkin,即使你很想checkin,比如天上人间。但是当应用到电子商务上之后这个问题将会被稀释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