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分享经济

看热闹|经营使用权的生意

o2o也好,共享经济也好,都说了很多了,冷静下来看,其实,这个事情,并没有想的那么玄乎。

商业模式的基本套路,寻找一个可以赚钱的路子,然后装到一个新鲜的概念里,本质是可以盈利,这是给自己看的,套路是新概念,这是给吃瓜群众看的。

无论是o2o还是共享经济,他首先是个生意,其次是个事业,最后才是个变革,是个新商业模式。共享经济,实际上是个经营使用权的生意,尤其是对使用权的更高效的剥离利用。

经营使用权的生意,其实不新鲜。酒店的生意、电影院的生意,包括房产,从本质上看就是在经营使用权。

早前做酒店预订,当时主流的酒店预订模式都是按天预订,你早上8点订房,23点入住,第二天中午12点退房。你实际使用酒店只有13个小时,但是,酒店是按照24小时收费的。

后来,有很多聪明的酒店开始卖钟点房、卖尾房。你早上8点把房间预订好了,标准入住时间最早是中午12点,你实际入住时间是晚上11点。从中午12点到晚上11点,11个小时的使用权名义上属于你了,但是,实际上你并没有使用,所以酒店会把这11个小时的酒店使用权拿出来继续卖。

所以,我们当时有个畅想,以后酒店是可以按照小时来卖的,这样就可以让酒店的使用权的经营效率有很大的提升。

开房住店这事儿可能跟你的生活还是有些遥远,那,我们再来看看当红炸子鸡的出行领域。

网约车的生意实际上就是在经营车辆的座位,而共享单车们的生意实际上就是在经营那把锁。谁能更高效的经营,谁就可以控制更多的市场空间。

一辆网约车,有3个左右的空余座位,如果一个司机一趟行程只搭载一个乘客,那么,2个座位的利用率是0。一个司机一趟行程可以搭载3个乘客,那么,座位的利用率就翻倍了。

一辆网约车,每天工作大概10小时,如果一个司机浪费在等待接单和接乘客的路上的时间越多,那么,他投入到实际运营中的时间就越少。

uber最早开始做拼车拼座位,这真是个天才无比的想法。在uber的眼里,网约车是一个基于效率最大化的生意,他想尽一切办法只为了提升运营效率。

这就是网约车们最基本的经营逻辑,不是在线车辆越多越好,而是每个在线的车辆的座位空置率越低越好。

共享单车这事儿也差不多,只不过他的经营目的更明确一些,就是想尽办法搞好那把锁,降低车辆的空置率。

共享经济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提升了使用权经营的效率,也扩大了这种剥离的边界。无论共享经济从谁的口中以怎样的形式表达出来,他,始终首先是一门生意,一门基于使用权的运营的生意,谁的运营效率更高,谁能算的过来账,谁就可以胜出。

事情,在我看来,就是这样的。

看热闹 | o2o产品的4个阶段

老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自认不是个内行的人,所以,我就只能看看热闹。当然,因为是看热闹,所以我可以随便写,但是,你最好带着点脑子来读。

最近o2o行业又出了2个当红炸子鸡,摩拜单车和ofo单车。跟几个很好的同行朋友私下交流过关于这2个产品,也借此总结复盘了一下自己对o2o类产品的思考。

大体来说,o2o的产品会分为4个阶段:可行性验证、规模化扩张、产品化加速、精细化运营。

  • 可行性验证阶段,只需要搭建一个最简单的可勉强运行的环境,然后,扔出去看看大家的反馈就可以了。
  • 规模化扩张阶段,大部分的精力需要铺到线下去,干脏活累活,培养用户认知和使用习惯。规模比什么都重要,哪怕是人拉肩扛。
  • 产品化阶段,当规模化展开之后,需要开始设计合理的业务和产品流程,搭建坚实稳妥的技术平台,使用产品技术的手段来提高效率,产品效率和运营效率。
  • 精细化运营阶段,因为用户习惯被培养了,收割也差不多了,应该开始做用户分级与分层,针对不同的层级用户做不一样的运营。

(如果有第五个阶段的话,应该是产业链延伸阶段。当你占据了一个市场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应该延伸到产业链其他的部分,让自己的位置更为稳固。)

4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侧重点,但又相互勾连。在可行性阶段就该考虑如何做规模化扩展,在规模化扩展的同时就应该做足够的技术产品储备,在产品化阶段就该为精细化运营做规划储备。

以美团为代表的团购与外卖o2o,现在进入到精细化运营的阶段;而以摩拜与ofo为代表的单车出行o2o则刚进入规模化阶段;大多数死掉的和半死不活的其他o2o则在走完可行性验证阶段就结束了。

说到这4个阶段,来看一下这2家单车出行产品。

摩拜和ofo应该都已经走过了模式验证的阶段了,即使有部分资本催熟的因素存在。他们两应该都处在规模化到产品化的阶段中。

(这里,排除掉政策这个bug因素的影响,所有的中国创业,都会收到一个非常不确定的政策因素的影响)

2个产品分别都骑过,也分别查过他们的APPstore评价、微博及贴吧讨论。两者在线下规模化的能力上差别并不大,如线下运营的能力、融资的能力。但是,有一个明显的感觉是,ofo的研发与产品的水平要比摩拜差很多。

ofo的问题尤其体现在预订流程、找车困难、车锁的体验问题上。车锁的设计存在缺陷,甚至已经有群体开始琢磨出如何免费用车的方式了。反观摩拜则在这个方面上表现的要好一些。

找车困难、车锁问题背后折射出来的问题是,这个团队产研能力很弱。这将给ofo在后期的竞争上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尤其是如果这个短板不能在半年之内补齐的话,后续的竞争,ofo将非常之背动。

在互联网领域,最困难的事情就是组建一个优秀的研发团队。而所有互联网产品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产研的竞争。

更重要的问题是,如果产研问题积压,模式与理念不能领先,你将很难找到一个可以力挽狂澜的产研团队。产研的问题,不是堆积木,而是种树育苗。产研的能力是日积月累才会有所爆发体现的,产研要靠养。

当然,通过现在ofo的一系列打法,胡乱揣测一下他现在的基本战术,应该是不惜一切手段先规模化,占据足够的市场份额之后再做迭代改进。

把单车出行领域的价值曲线画出来看,有足够可用的单车,价格不贵是最基础的2个点。

如果有足够多的车,让用户随手廉价可用,就可以先占据市场。至于,车辆消耗损失的成本、预订流程的体验,那都是可以在有了市场份额之后有所修复的事情。

这个路子,看上去是被网约车的战争验证过的可行的路径之一。只是,网约车的战争中,巧合的因素太多,我们或许反而忽视了滴滴一直以来在产研上的巨大投入了。

本期热闹看完了,祝福摩拜和o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