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做一句评价,妙哉妙哉!真是太绝妙的故事啦,读完之后自己好好品味一下吧。
据说在一个村子里,人们吃饺子是从来不蘸醋的,原因很简单,村里人见识短,不知道世间还有醋这么一个东西。
这种糟糕的局面存在了很长时间,终于,一个打工者回到了家乡,告诉大家,吃饺子应该蘸醋。
村长听了这样的话,感觉不太好,因为他冥冥中感到,吃饺子蘸醋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但是至于这个“大逆”如何“不道”,他也没有什么把握,于是召开了村委会,集体商议吃饺子蘸醋的问题。
于是,村里的人开始发言:
东村口的老张头说:“我们吃了好几辈子的饺子,从来是不蘸醋的,历史已经证明,吃饺子不蘸醋是正确的。”
西村口的老王头说:“吃饺子蘸醋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哲学问题,我们必须要弄明白,我们吃的是饺子,还是醋,假如我们蘸了醋,吃的还能是饺子吗?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慎重!”
“ 孩子他爸说的对!”老王头的婆娘也插了进来:“醋这个东西,我早就听说过,你们知道吗?‘吃醋’可是挖苦人的词儿,假如我们吃饺子蘸了醋,那么我们实际上就是在吃醋,别村的人会笑话我们的,我们村这么多年来,虽然穷了些,但是为人方面谁也不能说咱的不是,咱们可不能为了这点事把人丢尽了啊。”
南村口的老郭头抽了一口旱烟,默默地点了点头,说:“嫂子的话在理,蘸醋的问题,可是个原则问题,只要我们开了口子,今天让大家蘸醋,那明天,是不是还有人要蘸韭菜花啊?是不是还要就着大蒜啊?源头把不好,我看早晚要出乱子!而且,退一万步来讲,醋这个东西,是花钱买的,我们村那么穷,连温饱都没有解决,怎么能又开始吃醋呢?”
北村口的老赵头听到这里,拍了一下巴掌,顺便往地上啐了口浓痰,说:“没错没错!外乡的东西,都他妈不是东西,饺子是什么?俺们祖祖辈辈吃了多少代?外边的人整出个蘸醋来,我看他们就是在侮辱我们村的文化,这就叫他妈的‘文化侵略’!我看我们不仅应该不蘸醋,还应该抵制、抗议,明天俺就带着俺们家二娃子、三娃子到村口举标语去,表明咱们村的立场!”
村长听了大家的发言,定了定神,开始了长篇大论的总结。
村委会的会计是大会记录人,他的记录是这么写的:
村长同志在发言中肯定了几位长辈的意见,他指出,蘸醋问题,是一件事关全村百姓福祉的大事,需要全体村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事实已经证明,在现阶段,本村百姓不适于在吃饺子的时候蘸醋,这是由本村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组成、价值观、历史传统所决定的,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但是外乡却并不太平,在涉及到外乡文化的问题上,必须要慎之又慎、提高警惕、坚持原则。吃饺子是生存权的体现,如果连饺子都吃不上,又何谈蘸醋?本村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温饱问题,不是蘸醋问题,因此村委会决定,不允许本村人在吃饺子时蘸醋,也不允许醋、酱油、韭菜花、大蒜等物流入本村。
同时,村长要求各村干部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好对本村村民的教育、引导工作,要告诉他们,蘸醋是外乡人的生活习惯,本村的人如果照搬外乡的那一套,就一定会出乱子,本村的几百年来的发展成绩,就会付之东流,众所周知,世界上只有一种吃饺子的方法,就是干吃,如果有人宣扬“饺子蘸醋论”,那么他就是别有用心,我们就要团结起来,坚决抵制,决不姑息纵容!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关于吃饺子蘸醋的争论,就再也没有人提过,全村又安定和谐了起来,村委会后来又专门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专门审查外乡来的东西,从臭豆腐到芝麻酱,全都未能幸免。
几年过去了,报纸、电视、互联网已经在村民之间普及开来,但村委会仍然坚持不让村民吃醋,20多年过去了,他们终于实行了一项新政策——允许村民吃饺子的时候蘸黄酱——这件事在村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村里的会计还在从事着他的老行当,在村口的公报栏里,老会计激动的写道:
允许吃饺子蘸黄酱,表明了村委会融入社会潮流的决心与信心,显示了村领导的自信与魄力,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体现了我们村勇攀高峰、搏击风浪的勇气,村领导们——不愧是时代的弄潮儿!
在那时,北村口的老赵头仍然健在,看到这样的局面,不禁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代不如一代”,老当益壮的他,仍然带者二娃子、三娃子到村口举起了标语,坚决抵制吃饺子蘸黄酱。
“英雄啊!真有气节!”
村民们看到如此壮举,纷纷夸奖起来…
本文原载自:1510部落,吃饺子是否应该蘸醋? / 凯迪周刊,作者:牧首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