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博物馆它还是一只猪


引一个关于“肥猪废墟存活36”的新闻:

成都彭州市龙门山镇团山村村民万兴明家的大肥猪,震后被埋废墟下36天,617被成都军区空军某飞行学院战士刨出来时,还坚强地活着。许多市民、网友呼吁,不要把这头猪变成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昨日,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用3008元将这头猪买下来,并给他取了小名“36娃儿”,大名“朱坚强”。樊建川打算将它一直养到自然死亡。建川博物馆还捐了1万元资助猪主人家恢复生产生活。


这只猪是幸运的,在废墟中
36天后还好好地活着;但它也是不幸的,成了“典型”,“正常的生活”从此被打扰,估计很难再睡个安稳觉了。凡事树个典型,是人类的思维,猪不一定喜欢。猪的快乐场所是农家圈舍,而不是博物馆,它的最大价值功用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餐,而不是将其供起来养尊处优供人顶礼膜拜。如果有关部门真是有钱,还是将其用于灾区民生事业,新闻媒体真要有版面,还是多宣传那些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信息,多报道那些在地震中艰难地挺过来坚强地活下来的人们。


往往挖掘正面典型,是为了扶正压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一头大难不死的猪戴上高帽,搞的是啥名堂?


这头猪能在废墟中存活
36天,充其量也只能把它的故事划到“奇闻趣事”的范围,有点不可思议,确实是个奇迹。一个博物馆的馆长慧眼识“猪”,给猪以名分也就罢了,但认为“这头猪用生命记录了抗震救灾”,就有些牵强了。36天,只不过是一头猪的生存奇迹,何以和“抗震救灾”挂上了边?


据一个
资深兽医分析,朱坚强之所以能活过36天主要是因为,奇妙的半米空间、无毒的木炭、胖子经得住熬、震后几场及时雨等几个因素,这些是赞美“朱坚强”时必须注意的一个基本前提。而且,以事实为基础,并不妨碍“朱坚强”作为“猪界英雄”的意义。在灾难面前,即使是动物,也有求生的本能,再说,“朱坚强”能够幸运存活,还与当时的空间环境、天气状况、自身伤情以及所存“食物”有关,如果没有那些木炭充饥,没有老天降雨解渴,恐怕再坚强的猪也难以活下来。一头猪,当然没有学过“珍惜生命”这样课程,也定然没有受过什么毅力意志方面的培训,它的存活,更多是出于一种本能,带有一种幸运和偶然,其中并没有多少“含金量”。而宣传媒体把动物世界的普通东西升华到如此高度,除了荒唐还能有什么?


据资料,猪的正常寿命在
20年以下。那么在“朱坚强”死后怎么处理?做成标本继续供人瞻仰凭吊?杀了卖英雄肉?还是风光大葬?不过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卖英雄肉,本山大叔小品上的那个会下蛋的公鸡最后不就是被这么炒的卖了吗。这样猪英雄在死后还能继续给博物馆创造点经济利益更加功德圆满了。


话又说回来了,这样做经过了“英雄朱坚强”本人同意了吗?我大胆的揣测一下猪意,基本上“朱坚强”应该还是更喜欢在野地里自由的撒欢,在一个槽里和其他的普通猪一起抢食吃的。在博物馆就它那么一头孤独的猪,每天虽然锦衣玉食估计除了长膘不让吃之外没什么其他的意思了。哦,对了,还有每天让万人掏钱来看它,和它合影……


在一头猪身上总结出“坚强”的品质,是纯粹的主观主义在作怪。我们可以文学化地赞美一只猪,一朵花,一棵草,却不应做过多的价值拔高。我实在无法理解,我们需要学习“朱坚强”什么震撼人心的东西呢?也许多年以后,人们说起“那年,那猪,那事”,会惊叹一头猪顽强的生命力,但同时,又因为人为的戴高帽、树典型,让这只猪成为一个笑料。猪是无辜的,真正拿肉麻当神圣的是人。


最后,请放过这只无辜的猪吧,就算进了博物馆它始终只是一只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