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HowToDo到WhyToDo

几年前,在我学驾照的过程中,我开始是很痛苦的,因为教练根本不告诉我为什么这么做,只是告诉我,先开出去,看后视镜,当后窗的x点与车库的x点对齐了,右打满往前开,然后,balabalabala的

我为什么痛苦呢,因为他没告诉我为什么这么做(WhyToDo),他只告诉我要这么做(HowToDo)。虽然,从实用性的角度看,直接按照他教的那么机械的做是最高效直接,不会出错的。

学完车之后,关于倒车的那些技法我还是记不住,每次停车都挺难的,所以我上网继续搜索教程,但是,我发现,网上的教程也都是直接告诉你要怎么做,很少说为什么这么做的。就这样,我对着教程慢慢琢磨慢慢练,也算把停车技术弄的还说的过去了。

于是,有个问题就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为什么他们总是只说怎么做,不说为什么这么做呢?后来开始自己带团队,开始不断的教别人怎么做事情,我觉得我有点理解这个道理了。

从基本意义上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把为什么这样做说清楚是对的。但是,这个理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因素,每个个体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简单讲就是领悟力不同,当你不断给他讲道理的时候,他往往领悟不到,更有甚者则理解偏颇了,出的麻烦更大。同时,这样不断的一遍一遍的讲,效率也是很低下的。

所以,看上去,在实际行动中领悟,不断自我纠偏自我理解则是更为有效的方式,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言传身教。总结成人话就是,先有样学样,然后在失败中总结。会总结的人自然就能举一反三,不会总结的人就自然的被降级为螺丝钉。

你比如做产品这件事,它有没有技法呢?是有的。技法是什么样的呢?在我看来就特别简单,搭架子、定流程、抠细节。这属于理论,属于我自己的方法论,我要给你展开来讲这个方法论,至少可以讲一整体不带歇脚的。我给你讲完了,你会做吗?你肯定不会,而且你往往还会被我带的偏颇了。

问题出在哪里呢?之前有一张比较有意思的图应该可以直观的解释这个问题。

如何解决不同思维模式带来的差异问题呢,最好就是先把大家都调到一个频道上来。怎么把大家调到一个频道上来呢,先做把事情变成「形式化」的,然后所有人「行事化」的执行,之后沉淀成了「习惯化」的。这个时候,决定你是成为一代宗师还是普通武师的时候到了。

如果你能做到自我领悟,你就能成为宗师,有自己的内功心法与招式,甚至开宗立派,比如张三丰;如果你不能自我领悟,你就一辈子只能消耗师傅的招数,甚至因为资质的问题有些招数还演绎不出来。

这里就可以顺带再次回答被无数入门的产品经理们问了无数遍的问题,我想做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我该怎么入手呢?

1、别管什么狗屁的产品理论,永远不要在刚入行的时候去学习什么狗屁的产品理论,记住,碰都不要碰!

2、去实际使用每一个产品,然后做自我总结,把某一个共性的模块全部归纳出来。比如,把你用过的所有产品的注册、登录流程全部记录下来,整理出来做归纳,得出一般的规律

3、基本的产品模块的设计思路你应该都要做到了然于胸了。当你要设计某一个模块或者流程的时候,把你脑子里存储的那些案例全部调出来,挑拣一遍,选出一个最好的,加点自己的个性进去

4、重复第3点,去尝试新的产品设计。

5、悟到自己的产品理论。

6、你现在可以回去再看看那些产品理论,好像,也不过如此,而且还有些说的非常偏颇

以上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从HowToDo到WhyToDo的过程。也是一个相对科学与效率的进入一个新的领域的方式。先不要管任何的理论,直接有样学样照猫画虎,学样的过程中不断感受不断总结,多次的总结与沉淀之后,如果你适合做就会自成一派渐入佳境,如果你不适合做就认命或者换行吧。

这里再次回答被无数入门产品经理问了无数遍的另外一个问题,我想做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我最重要要具备什么素质?

勤奋,没有之一了。